潛行凶間.jpg

夢中人昨晚做了個噩夢,夢裡只是自己一人,身處在一個四周很黑暗的森林,感覺非常不安和恐怖。突然有隻猛虎衝向我,並窮追不捨,我拼命的向前狂奔,極度惶恐,大聲哭喊救命,心想我這次必死無疑。就在危急那一刻,我掙扎醒來了,發覺自己滿頭大汗還流著眼淚,這時才驚魂稍定,僥倖只是一場夢而兒,可是那感覺確是那麼的真實。

之前看了一套《潛行凶間》電影,對於導演演繹關於夢的構思覺得很有趣,劇裡不斷穿梭現實與夢境之間,一時進入冰天雪地、突然又面對不明來歷的大爆炸、轉眼間又遭受到驚心動魄的槍林彈雨、片刻又回復平靜享受家庭樂,劇情令我們跌落層層疊疊的夢中夢,已搞不清楚當下劇情是現實還是夢。

常常聽到「夢如人生,人生如夢」,我們真的認同或只是口頭禪?有否想過我們本來就生活在夢裡,然而總是存著僥倖之心?筆者慚愧學佛多年,有幸恭聞H.H.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說法,明白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夢,但偏要到死亡時刻才頓然夢已醒,可惜一切已經太遲。所以我們要抓緊有限的光陰,遵照H.H.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說法好好修行,不要沉醉在夢幻的世界裡。

但願我們都能早日醒悟!


 

筆者: 夢中人

 

【聲明:以上內容是筆者恭讀/恭聞了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義/說法後的感想分享,最終以原文法義和法音為準】

 

更多文章分享:福慧行

文章標籤

tinypoi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_第十二條,認斷我執割斷父母情懷。.jpg

第十二條:認斷我執割斷父母情懷

為了斷掉我執,連父母親的關係都不認了,或者自己要出家,父母傷心悲哭,而你照常不理睬父母的感受,還認為這是斷掉我執的行為。其實這種忤逆不孝,叫做邪惡知見。斷我執,恰恰要利益眾生關心眾生,把自我的利益放在第二位,而不是不顧父母的感情,把父母的關係一刀兩斷。

 

摘自 第三世多杰羌佛 說法 「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

 

 

更多文章分享:福慧行

 

文章標籤

tinypoi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_以見對方色欠對比,而生煩惱,即是我執魔。.jpg

見到他人不好看,就生起對比之心,而產生煩惱就是我執。人家不漂亮不代表什麼,就算醜小鴨他朝都可變天鵝。呂燕就是個好例子,她出生於江西某礦區的一個小山村,家境貧困,生活一點都過得不好,但她有個夢想,就是成為一位模特兒。

呂燕.jpg

為了圓自己的夢想,她加入了模特兒培訓班,很多人都排斥她,嘲笑她,但她沒有放棄,只對別人說:「你覺得我好看就多看我兩眼,不好看就別看了。」她沒有因為別人產生的對比心而煩惱,後來她得到造型師賞識,開始踏上國際天橋,成為首位中國國際超模,還獲得很多國際榮譽、成為最高知名度的中國模特兒之一,就是這樣,她的人生改寫,所以我們看到人家長得不好看,不要生起對比心,不要有我執,反而應希望她的樣貌越來越美麗、莊嚴,她可能就是下一個呂燕。

 

筆者:若曦

 

【聲明:以上內容是筆者恭讀/恭聞了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義/說法後的感想分享,最終以原文法義和法音為準】

 

更多文章分享:福慧行

tinypoi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99625257.jpg

CUT出去啦(超車吧)! 這條路我們已來過那麼多次,你還是不記得這條路!

“唔係呀 (不是呀) 我只是想開去那邊看風景呀!

“你講大話,我相信你不是要駛過那邊看風景。”

“……. 無言。 我承認我真的講大話了 !

 

佛教有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邪淫、不飲酒。 佛弟子必須受持的五戒。

 

日常生活,我常常都會不自覺地犯上妄語。

 

“心口相違、言不稱實、欺誑他人,是為妄語。”

 

“好呀我們下次再約呀!

“現在很忙,有空才給你電話。”

“真的好忙,無有辦法參加。”

 

其實恐怕用 ”不自覺” 也美化了自己的錯失,許多錯誤都是一犯再犯,壞習慣都變成了自然。 勿以為惡小而為之,日積月累,成為習氣,根深蒂固。

 

恭聞H.H.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明瞭修行之重要。打妄語說假話的人,若不懺悔改過修正行為,(學佛) 是不得成就的。 因此,我們為人處世要經常反省檢討自己有沒有過失, 如若沒有,我們也應謹言慎行,避免不留神招致口業之禍。

 

筆者: 如雲

 

【聲明:以上內容是筆者恭讀/恭聞了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義/說法後的感想分享,最終以原文法義和法音為準】

 

更多文章分享:福慧行

文章標籤

tinypoi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ater-drop-19.png

儀山禪師有一天在洗澡的時候,因為水太熱,就呼叫弟子提桶冷水來加,有一個弟子奉命提了水來,將熱水加涼了,便順手把剩下的水倒掉。

禪師不悅的說道:“你怎麼如此浪費? 世間上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處,只是大小價值不同而已。你那麼輕易的將剩下的水倒掉,就是一滴水,如果把它澆到花草樹木上,不僅花草樹木喜歡,水本身也不失去它的價值,為什麼要白白的浪費呢?雖然是一滴水,但是價值無限的大。”

弟子聽後若有所悟,於是將自己的法名改為“滴水”,這就是後來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後來弘法傳道,有人問他:“請問世間上什麼功德最大?

“滴水!”滴水和尚回答。

“虛空包容萬物,什麼可包容虛空?

“滴水!

滴水和尚從此把心和滴水融在一起,心包太虛,一滴水中也有無盡的時空了。

 

人在世間,福報有多少? 這是有數量的,莫以為自己萬貫家財,若福報享盡,仍會一無所有。

佛教常說,做人有「五福」,包括: 健康、財富、受人尊重、家庭圓滿和善終。這些福報除了是多生累積下來的,亦是今生一點一滴而成。一個人該有多少金錢、多少愛情、多少福壽、多少享用,等於銀行存款,浪費開支,終有盡時,故節用惜福,雖是滴水,皆不廢棄,滴水雖微,大海亦是由滴水所成。

 

轉載自: https://wongchau.wordpress.com/2014/03/31/%E6%BB%B4%E6%B0%B4%E5%92%8C%E5%B0%9A%E7%9A%84%E6%95%85%E4%BA%8B/

 

更多文章分享:福慧行

 

文章標籤

tinypoi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_第十一條,認依佛力做壞事無罪。.jpg

第十一條:認依佛力做壞事無罪

 

認為依於自己修法的力量,已有十方諸佛菩薩的加持,自己做點壞事是沒有罪的,因為佛菩薩會馬上來把它消失掉。

 

摘自 第三世多杰羌佛 說法 「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

 

更多文章分享:福慧行

文章標籤

tinypoi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_見對方行分別,而生煩惱,則是我執魔。.jpg

當你發現身邊的某人對別人很好,而對你不好之時,或者是你覺得這件事要這樣做,他卻要那樣做;又或者大家一塊兒要出去玩,大伙兒決定要去東邊,他卻偏偏要去西邊,總之有不同的意見等等;這下你產生了厭惡、煩惱,小心啊!又入魔了。此時你應該要有菩薩的耐心,與他溝通、包容他,化干戈為玉帛,這才是修行的道境,切不可跟著行分別、執著,把它撿起來背著,否則你又入了魔境、上魔的當了。

 

人與人相處之間,往往因為自己的主觀、立場、經驗、我執等等,經常會基於本身的固有想法妄下判斷當時的情況,這時要小心,因你所產生的煩惱、不愉快已不自覺地使你入了「我執魔」!

譬如公司週年晚宴,上司表揚另一個同事,卻沒有讚賞你,這時你認為是上司對你有所不滿,間接批評你工作表現,泛起連串負面念頭。其實別人能幹並不表示你辦事不力,也許大家崗位不同,不需太多猜測,專心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就好。

朋友相處時也要互相尊敬,人多意見就多,假若你提議去西餐廳,朋友說比較喜歡素食,這時大部份人也贊成後者,你可能即時覺大家對你有成見、不喜歡你,耿耿於懷,生出煩惱來。然而真正原因是朋友最近腸胃不適,只可清淡用膳罷了。

不要盲目去分析別人的某些舉動和說話,也不需太過要求人家對你特別看待。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對事對人凡事多包容、多溝通,以平常心待人,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修行當中,別杯弓蛇影,那就不會輕易生起不必要的煩惱,努力逐步斷除我執,漸漸變成好習慣。

懂得自在快樂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社會就會更和諧!

 

撰文: 夢中人

【聲明:以上內容是筆者恭讀/恭聞了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義/說法後的感想分享,最終以原文法義和法音為準】

更多文章分享:福慧行

文章標籤

tinypoi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kn-20160710231707071-0710_00822_001_01p.jpg

因主人犯事被羈押,一隻寵物貓及巴西龜被帶往警署暫養。
 
主人犯罪,連累貓貓「坐監」!一名女子犯事被警方拘捕,其所飼養的貓兒及巴西龜無人看管,被警方收留在警署羈留室。保護遺棄動物協會指,警方已與協會聯絡,根據警方要求,將安排暫養貓貓。
 
節錄於頭條日報2016年7月12日港聞版
 
以前的我,看到這些新聞,感受必定是貓貓真可憐,小龜是無辜的。
 
有幸加入福慧行,得聞H.H.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學佛修行。
 
今日的我,會站在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則新聞故事。
 
我明白各個眾生都有其業力所顯。業力主要是我們無始以來的業障,有黑業,白業,不黑不白業。 就是說,有好的和壞的,乃至不好不壞的這些業力把我們蓋障住。
 
業力又可分為共業和別業。分別代表:
 
共業 -- - 眾生共作善惡業, 各人感同苦樂果報。
 
別業 -- - 眾生造作殊別業, 各自感受各異果報。
 
文中的貓貓和小龜是共業之中的別業。 因為業力所牽,今世一同投生畜生道,卻又不是同一種動物。 一個投生成為貓,一個投生成為龜。 即是我們佛教說的 “別業之中,卻又有共業”。 因被同一位主人飼養,結果因為主人的犯錯,貓貓和小龜一起受“坐監”之苦,就是“別業之中的共業”。
 
現今醫學科研常以基因遺傳去解釋為何直系親屬很大機會發同一種疾病。 學佛後,令我明白這也是一種業力。 因為有同一種 “共業”,大家能夠成為一家人。 如此共業,  聞者傷感,病者無奈.  
 
然而,  雖然經中有言 [定業難轉] , 郤非不能轉, 在因緣果報的法則下,讓我明白,我們要努力修行,多種好因的同時,不再為已種下而未成熟的黑業惡果灑水,繼而為未成熟的白業善果努力耕耘。 使白業的果報先現,黑業的果報延後。
 
再者,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法音中說法 :
 
“業力無論有多重,只要真心懺悔,改做好人,修好行,學好法,一樣成就。”
(摘自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原法音說法) 錯誤知見第三十一條,認自己業力重,無成佛種子。
 
佛陀教導眾生真心知錯, 心存好念, 做好事, 修好法, 從惡的共業中,  轉化因果,造作殊別業, 感受善果業報,成就解脫。
 
 
撰文 : 唐仁
 
 
【聲明:以上內容是筆者恭讀/恭聞了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義/說法後的感想分享,最終以原文法義和法音為準】
 
更多文章分享:福慧行

tinypoi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條;認法身是有形相體

我們的如來藏真心,即是指法身,這個法身是法報化三身之一,把法身形容成有形相、有大小、有顏色,或者有什麼覺照清靜、安樂快感,只要認為法身是一種有形相知味的體物,就是邪惡知見。

摘自 第三世多杰羌佛 說法 「淺釋邪惡見和錯誤知見」

更多文章分享:福慧行

文章標籤

tinypoi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第十一條「以聞對方語差,而自生煩惱,即是我執魔。」

 


當聽到人家的吵架聲,或者以難聽的話在批評,就以自己的角度去判斷「那個人太惡劣了,講話那麼難聽,真討厭!」生起這個念去批評人家、說人家的不是,其實善惡不在表面形式上,都在心裏,你無法判斷他人的語氣是善是惡,無需因此生起煩惱,更不要盲目地議論、評價別人,這樣很容易毀壞自己的功德,消盡自己的善業,就上了魔的當了。

無論說話的人或接受訊息者,都要謹言慎行,因為香港在2013年就老師的語氣差,而發生一個悲劇,一名20歲知專失蹤少女,在深圳酒店雙料自殺身亡。當時少女的媽媽表示,因為該老師曾向女兒講過一些重語氣的說話,導致少女感到絕望,最終踏上不歸路。

 

 

 

 

撰文: 嘆茶
 
【聲明:以上內容是筆者恭讀/恭聞了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義/說法後的感想分享,最終以原文法義和法音為準】
 
更多文章分享:福慧行
 

tinypoin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